孟岩:算力是新数字经济的支点,去中心化网络资产规模将达10万亿美元
来源 | 巴比特资讯
如果说数字资产是数字经济升级的核心,那么算力就是新数字经济的支点。8月22日-23日,在“共享新机遇——2020全球区块链算力大会暨新基建矿业峰会”,CSDN副总裁、数字资产研究院副院长、通证思维实验室发起人孟岩以《算力是新数字经济的支点》为主题带来分享。
以下是孟岩演讲内容精编,一起看看有哪些亮点!
为什么市场经济比计划经济强?
最近,一个研究经济学的朋友和我探讨了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自由选择》,他说这本书虽然没有提及“算力”这两个字,但字里行间充满了“算力”的内核。按照米尔顿弗里德曼的逻辑,“市场经济”之所以强于“计划经济”,是因为资源配置更有效率。换句话说,“市场经济”相较于“计划经济”能够调动更大规模的“算力”。
具体解释,经济管理问题的本质就是求解一个方程,得到资源配置的一组解,使经济效益最优。由于方程超级复杂,因此需要不断提升算力才能求得最优解。在计划经济中,资源配置由少数人决定,尽管这些人掌握着非常多的资源和信息的便利性,但由于算力不足,他们在资源配置这件事上难以给出最优解。而市场经济则是将资源配置的权利交给普通人,每一个人的大脑都可以贡献其中,总算力远高于计划经济。
要素市场化的用意在于提升算力
4月9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它将去年10月31日十九届四中全会发布的《决定》文件化、具体化。这两个文件提出将要素市场配置从“以行政命令主导”转向“以市场经济主导”的方式,在我看来,本质上是在“要素”这个问题上动员更大的算力。
从微观经济学分析,市场可以分为“用于最终消费的产品市场”和“用于生产的要素市场”。所谓要素,今天我们不展开讲,大致就是像土地、劳动、资本、数据、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这些生产要素提供给企业,企业就能产出。过去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已经充分说明在“产品市场”上通过市场经济配置的益处,而今天,决策者号召我们把“要素市场”也充分市场化,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调动更多的算力,配置我们的生产要素。
中心化数字经济的主要缺陷是算力不足
最近有一个比较火的项目——NEAR,我认为它在理论上进行了有趣探讨。NEAR认为“开放经济“或者说“去中心化经济”需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将“中心化货币”转变为“开放货币”;第二个阶段是将“中心化金融”转变为“开放金融”;第三个阶段是将“中心化互联网”转变为“开放互联网”。
中心化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优势,如果所有人基于利己的目的相互博弈,会让整体陷入“囚徒困境”,中心决策就可以避免这一点。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们目前正面临中心化过度的问题,太多的资源和权利都交给了中心。比如,货币由中央银行进行配置;金融由持牌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提供服务;互联网的中心化更是不必言表,每个人都深有体会。
而我想说明的是,过度中心化的弊端不是大家失去了什么,而在于大家没得到什么。中心化机构垄断了所有信息和权利之后,并不能够真正有效的对资源进行计算和配置。在我看来,当前中心化数字经济的主要缺陷,就体现在算力不足上。
举个例子,我们已经习惯了免费使用APP提供的服务,实际上你也在免费贡献数据给服务平台。假设我们现在计划改变这一模式,我付费使用服务,平台付费购买我的数据,可行吗?不可行,因为它根本“算不出来”,整个过程其实是非常粗糙的,它没有办法计算你的行为中产生了多少数据,以及这些数据产生了多少价值,它的算力不够。
开放数字经济的主要优势在于算力规模
今天,矿圈的各位大咖汇聚一堂,在我看来,你们所做的事情是助推行业进一步走向开放的数字经济。相较于传统的中心化经济,开放数字经济的最大优势在于算力规模。刚刚朱嘉明老师也提出,我们已经进入EH/s级的算力规模。他用了一个非常好的概念,“狭义算力”与“广义算力”,让我很受启发。
在坐的诸位很大比例是比特币矿工,外界对于你们一直有很多不理解和不认同,他们认为将如此多的电力和资金花费在哈希计算这件事上,似乎毫无意义。其实这件事本身也很了不起,比特币是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一个真正安全和可信的账本,这可能也是实现开放数字经济的第一步。
我们在以太坊DeFi的繁荣中,看到“狭义算力”正过渡至“广义算力”。7月份,以太坊矿工的收益甚至高于比特币矿工,核心原因在于交易费用第一次超过了哈希奖励。这是一个重大的时刻,它意味着处理交易的收益开始高于维系账本安全性的奖励。
随着时间的推演,我想各位矿工会逐步从支持哈希计算过渡到支持去中心化金融世界的交易,再往前走就会进入到朱嘉明老师说的“广义算力”阶段。到那时,系统中每个细微的动作都将被精确度量,每个人的贡献都被价值衡量,这才能够解决经济学里面的大问题。
未来三年交易算力将大幅成长
我们认为未来三年交易算力还将大幅度提升。就好像过去十年,我们看到区块链基础设施每三年都有一个提升。
比特币用3年时间被人们熟知,在2013年第一次突破1000美金;以太坊用3年时间成为全球计算机,如今作为全球数字经济的清算层;过去3年时间,大量区块链项目从研发到落地;未来3年,我们又将迎来下一代区块链基础设施,它们或将提供10万TPS/秒的交易处理能力,能够进行跨链资产管理、跨链智能合约管理、大规模的可信存储,以及支持多语言的开发。
相信去中心化网络所承载的经济规模、资产规模,未来将会轻松达到1万亿甚至10万亿美元,这就是我们即将面对的市场。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各位矿工,各位算力专家是基础。
Filecoin 开启广义算力发展大幕
今天,很多人都在推IPFS以及Filecoin。IPFS是第一个开启“广义算力”发展的项目。IPFS的计算过程非常复杂,它不同于比特币的简单哈希计算,因此很多IPFS矿场在其测试网上线前仍在不断改进。在我们看来,IPFS的意义并不是为市场增添了一个可挖矿的币种,而是展现了一个完整版图,让我们看到全新的未来互联网计算环境。
在这个版图里,底层(存储层)有Filecoin、SIA;计算层有以太坊、EOS、Cardand等;互联层有IPFS、Cosmos、Polkadot,IPFS不仅是存储层协议还是互联协议,完全可以取代HTTP,我们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做支付、融资、发行、上市的全流程。在新的基础设施之上,我们完全可以构造新一代互联网应用,构建基于IPFS的抖音、Youtube、谷歌,它所具有的想象空间可以说是无限的。
产业区块链拼的也是广义算力
实际上,国内倡导的产业区块链,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在拼“广义算力“,为什么呢?产业区块链核心特点在于产生可信数据,也就是产业链上下游的所有节点根据自己计算的数据,就一些问题达成共识,这就要求各节点进行广义计算,贡献自己的算力。
一致性的决议一旦达成,就可以将“数据”转化为“数字资产”,实现中央文件中提到的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以及将要素市场充分数字化。
数字经济的升级也是算力的升级
最后表达下我的观点,我认为无论是中国的产业区块链路线,还是国际上相当火热的开放金融(DeFi),其目标都是走向数字经济的升级,而这个升级本身也是算力的升级,其中相当的重担就落在诸位矿圈人士的身上。希望各位意识到,你们不仅仅是在挖比特币,不仅仅只在计算哈希值,从“狭义算力”到“广义算力”,你们在数字经济的升级中担负着很大的责任,可以贡献相当重要的力量。
这是我的理解,请大家多多指正,谢谢。